我的父亲章次公
先父章次公,名成之,江苏镇江丹徒县人。我的祖父为前清秀才,曾去日本某士官学校留学半年,后参加江苏省新军第九镇,属于革命志士赵声(伯先)部下,任镇江象山炮兵营长,祖父也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失败后即隐居乡里而后郁郁去世。父亲自幼遵行祖父庭训:①不要过问政治;②学好古文,将来从医;③要有强健的体格,练武习文。十二岁起由祖父亲授学习《内经》、《伤寒论》等医书,后于1920年考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始了漫长的从医生涯。
先父章次公,名成之,江苏镇江丹徒县人。我的祖父为前清秀才,曾去日本某士官学校留学半年,后参加江苏省新军第九镇,属于革命志士赵声(伯先)部下,任镇江象山炮兵营长,祖父也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失败后即隐居乡里而后郁郁去世。父亲自幼遵行祖父庭训:①不要过问政治;②学好古文,将来从医;③要有强健的体格,练武习文。十二岁起由祖父亲授学习《内经》、《伤寒论》等医书,后于1920年考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始了漫长的从医生涯。
资生丸出自明代名医缪仲醇,是用于消食健脾的调补方。“饥者服之饱,饱者服之饥。”另外,膏方一般都会用到胶类药,使能黏稠成形。本膏则不同,用的是蜂蜜。这正是御医们精心巧思后的选择。
曾治天台姚女士,形体消瘦,纳差,进食稍多则胃中不适,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长年不能吃主食;睡眠差,梦多;行走无力,稍走则疲乏需要坐下来休息;手足不温,背冷,大便不爽,长年尿隐血。舌苔薄,舌质暗,脉细数。辨为劳损之甚,调治从脾胃着手,以资生丸为主方加减。
针药并用治疗“肠梗阻”病案分析
患者一,男,38岁,2001年7月就诊,该患者患结肠癌三年,由于已经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治疗,一直带瘤生存。此次发病三天前外出游玩,去自助餐馆就餐,饱餐螃蟹后即出现腹痛、呕吐,送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由于伴随肠癌,未行手术,一直保守治疗,胃肠减压,禁食、禁水。到我接诊时,已经三天没有大便,腹痛不缓解,看诊时面色苍白,手足冷,舌淡,苔白腻,脉弦紧。诊断为寒积腹痛。
处方:大黄18g,淡附片18g,细辛12g。
中医很重视药物的煎法和服法,王氏妇科也然。家父常云:医者临床,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理法方药,何其难也。虽处方立法尽善尽美,药精力专,然如果煎药不得法,也往往前功尽弃。
王氏妇科临床用药多为汤剂,然从中药饮片到汤剂的过程,全在煎煮。古代医家早已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所以家父经常强调病人的煎药方法,告诫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也无效。煎药首先需要掌握的是:煎药的方法与煎熬时间。认为芳香之药,如白蔻、砂仁、香白芷等品,不宜多煎,久则使药性发挥,药力减弱。补腻之药宜多煎,温火慢炖,可煎出其有效成分,实有熬其精华,停留药汤中。煎药一般应先泡半小时,使药物饮片浸透,水漫过药上二指深,慢火煎20~30分钟,取其汁半茶碗,服药5~6口,为王氏妇科煎药常用之法。对于煎药用火之文武,认为发散药用武火煎沸一、二沸即可;滋补药以温火煎,待煎水减半即成。对于药物先下后下,也多有准绳。如麻黄先煎去沫,然后与它药同煎;大黄则待诸药成后纳;入附子易慢火久煎;果实介石类药易久煎;花叶类药不宜久煎。这均是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治疗作用,降低其副作用的有力措施。
王氏妇科临床
…作者/王怀义
饥饿胃痛之我见
饿时胃痛,得食痛止或痛缓,有规律性,谓之饥饿胃痛。古无此名。《内经》虽有“饱食则安,饥则痛”之说,迄今两千年来,此说尚未被人重视,也未见有专论。余临证三十年来,经治脾胃病稍多,对饿痛一症,从虚论治,每有所得,管窥之见,述之于下。
饥饿胃痛,非为暴病,而饥伤、劳伤、饮食不节为本病始因,随着病情的发展,久病化虚,倒果为因。一般皆知“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治痛以通为主,使“病随利减”,但治痛盖以通利不能无弊。《医学正传》作者高士宗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者助之便通,寒者温之便通,无非通之之法,若必以泄为通,意也”。其说诚然,故饥饿胃痛,随其虚而治之,亦通也。笔者在临床中,根据饿痛的不同证型,分别采取以下益虚止痛之法:
作者:单志华
曾经跟随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三位名家学习中医的单志华先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如此追忆胡希恕先生:
在跟随刘老(编者按:即刘渡舟先生)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编者按:作者的父亲单玉堂先生,北京中医学院针灸名家,著有《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平胃散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以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方后并注曰:“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可见《局方》创平胃散,不但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之证,也作为和胃消食的常服保健药。因此,后世医家对此方推崇倍至,它已经成为治疗脾胃病的祖方,很多和胃之方均由此方化裁而来。
我们翻阅针灸文献如:《明堂》、《铜人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书,记载针刺留计时伺,都是3呼,5呼,还有的1呼,最长的留10呼。所谓1呼即呼吸1次。生理学的记载每分钟呼吸18次(或曰16次)。即或针10呼亦只半分钟。
留针的目的是“待气”。针灸的术语“得气”表现在麻、酸、胀、重的感觉;得气的病人效果就好,不得气的病人效果较差。针刺留针是“待气”,最长10呼,如不得气即起针,针刺的效果不佳。
龙骨牡蛎,能摄纳飞越之阳气,能戢敛簸摇之阴气,较赭石,铁落等镇坠之品为优。
龙骨牡蛎黄连同治烦躁,但部位各有所主,黄连主膻中,龙骨主脐下,牡蛎主胸腹。
龙骨牡蛎连用之症,除烦躁外,更治惊狂、烦惊。
惊证不必山崩于前或见闻骇骤,太阳伤寒加温针可生惊,少阳吐下也可发悸而惊,《素问·举痛论》所谓:“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即可谓之惊。”
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
秦伯未 于道济 陈慎吾 任应秋 李重人
我院五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了。这是我国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是中医教育的一件大事,是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的又一次胜利。无疑地他们将负担起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重大任务。唯这批毕业生的质量,虽然看来基本上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如果严格说起来,特别是在中医学术水平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还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吸取几年来的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加以改进,使今后更为符合要求,培养出质量更高的中医后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