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雜談

1、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的机理是什么?

答:静脉注射高渗溶液(如甘露醇)后,可使血液渗透压迅速升高,使脑组织和脑脊液的部分水份进入血液,而使脑组织脱水,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故输甘露醇时应快速输入,一般250毫升应在20~30分钟滴完。口服不能起上述作用,故不能口服。

2、快速静脉推注硫酸镁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急救?

答:硫酸镁静脉推注速度过快,可使血液中的镁离子浓度增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并有阻断运动神经肌肉与接头等反应,引起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及呼吸麻痹。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注射液解救。

3、静脉推注氨茶碱时要注意什么?

答:静脉推注氨茶碱必须稀释后注射,并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和剂量,儿童更要慎用。心肌梗塞伴血压降低的病人忌用。

作者/ 刘渡舟 ⊙ 编辑/李彦洁

 

编者按:刘渡舟老在本文中不仅仅是讲痰饮病,更是讲他学中医、用中医的经历、故事、心得。其中的小青龙汤、泽泻汤、木防己汤的医案都很有意思。

 


 

刘渡舟讲痰饮病

 

痰饮咳喘,是最令人害怕的疾病,不好治。关于痰饮咳嗽,在《素问•咳论》篇就已经说到了,但不系统,也不丰富。到了后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徐文兵、梁冬 ⊙ 编辑/王超

 

编者按:用徐老师的话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是人性生理的变化规律,《灵枢·天年》此段讲的是人从生到死的气的变化规律。徐老师讲课,每读必有收获,与您分享。(温胆汤的解释也太精彩了吧!)

 


 

由于文字较多,无法一篇完成,上篇内容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从十岁到百岁的活法(下)

 

本篇讲座原文: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作者/徐文兵、梁冬 ⊙ 编辑/王超

 

编者按:用徐老师的话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是人性生理的变化规律,《灵枢·天年》此段讲的是人从生到死的气的变化规律。徐老师讲课,每读必有收获,与您分享。

 


 

从十岁到百岁的活法(上)

 

本篇讲座原文: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作者/尹周安 ⊙ 编辑/王超

 

编者按:从作者分享的跟师诀窍中,已然隐约看得见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学习中医的过程。像他这样跟师,才真正没有浪费跟诊熊继柏老先生等这样难得的机会。我相信有过跟师经历的同学对他的诀窍一定都深有体会,我们要向他学习。

 


 

跟师有诀窍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中医也不例外。我求学于杏林学府已近七载,先后受我校赵国荣老师(我现在的导师)、彭坚老师、熊继柏老师等前辈的指点。我能够在短短几年顺利迈进中医的大门,一则得益于几位恩师教导有方,二则得益于我的跟师有法。在此,我谈谈跟师的几点体会。

 

作者/柴浩然 ⊙ 编辑/王超

 

编者按:选给我们中医书友会的读者看的食疗方怎能没有点来头?柴老的这几个小方子有用量,有疗程,看来是柴老临床探索出来的常用方。各位临床医师有需要时可酌情参考选用。

 

作者简介:柴浩然,汉族,1923年生,山西人。自幼秉承家学,随家父宰臣公研习岐黄;1936年从师本邑名医谢荩伯先生;1940年悬壶乡里,又常侍诊于周紫微先生,受其指点;1943年参加天津国医函授学院学习,后又两次求学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拜访陆渊雷、张赞臣、叶橘泉、承淡安、陆瘦燕等名家,并遥从问业师。1947年参加工作。

一、大接经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操作方法:只用一根1寸长的 28 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

编者按:郝万山老师在本文中,用非常轻松的语言、以各种故事和案例、运用中医的智慧讲述五行生克,读来非常通畅过瘾。

  我有一个疑问,《黄帝内经》里面讲了很多五行相关的内容,而《伤寒杂病论》里面,除了本文提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外,基本不论及五行,这是为何?请教各位!

 


 

  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为什么会有年轮?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和生命体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卖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亲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巴结着供我上了八年私塾。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滦城县考进半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这种求学的情况,我在《六十初渡》的诗中,有一首写到过:

少小家贫病不休,

学耕无力累亲忧。

因规夜课迟安梦,

为备束修早饭牛。

酒食屡谋精馔供,

序庠颇遣远方游。

严亲纵逝慈亲在,

六十孩儿也白头。

  我十七岁当小学校员,一边教书,一边随乡举人李筱珊先生学习古诗文词。其时,军阀混战,滦县正当直奉军阀的要冲,烧杀奸掠,民不聊生。我当时抱着空洞的救国心,慷慨激昂,写了小说《灾民泪》、鼓词《郭兰英告状》、《民瘼鼓儿词》等许多诗文发表在《益世报》等报刊,想移风易俗,唤醒痴迷。但少年意气,呐喊无就,转而想从古文中找出路。